校园建筑耗能分析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旨在了解校园内各类建筑物在能源使用方面的情况,以
建筑类型和用途:不同类型的建筑,如教学楼、图书馆、宿舍、食堂等,其耗能特点和需求各不相同。例如,教学楼在上课时间耗能较高,而宿舍在夜间耗能较大。
能源类型:校园建筑可能使用多种能源,如电力、天然气、燃油等。分析每种能源的消耗比例和趋势,有助于确定重点节能领域。
设备和系统:包括照明系统、空调系统、供暖系统、通风系统、电梯等。这些设备的能效水平和运行时间对耗能有重要影响。
建筑围护结构:墙体、窗户、屋顶的保温隔热性能,会影响室内的冷热负荷,从而影响能源消耗。
人员行为:学生和教职工的用能习惯,如是否及时关闭电器设备、合理调节空调温度等,也会对耗能产生一定作用。
气候条件:当地的气候特点,如温度、湿度、日照等,会影响建筑的冷热需求和采光情况,进而影响能源消耗。
能源监测系统:安装智能电表、气表等设备,实时收集能源消耗数据。
建筑能耗模拟软件:通过建立模型,预测不同条件下的能耗情况,为节能方案提供参考。
现场调研和问卷:了解建筑的使用情况、设备运行状况以及人员的用能意识。
便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降低能源消耗和成本,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建筑朝向和布局:合理的建筑朝向能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减少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使用,从而降低能耗。建筑布局是否紧凑也会影响热量传递和能源消耗。
窗户设计:窗户的大小、类型(如单层玻璃或双层中空玻璃)、遮阳措施等。良好的窗户设计既能保证采光又能控制热量得失。
外墙和屋顶的保温性能:保温性能差会导致室内外热量交换频繁,增加供暖和制冷的能耗。
室内人员密度:人员密度大时,人体散热和呼出的湿气会影响室内环境,进而影响空调和通风系统的运行。
教学活动安排:不同课程和活动的时间安排会影响建筑的使用时间和能源需求的高峰低谷。
智能化控制系统:先进的能源管理系统可以根据室内外环境和使用需求自动调节设备运行,实现节能。
设备能效水平:空调、照明、电梯等设备的能效等级越高,能耗越低。
校园绿化:周边绿化可以调节微气候,降低建筑周围的温度,减少空调负荷。
建筑年代:老旧建筑可能在节能设计和设备方面相对落后,耗能较高。
地理位置和气候:所处地区的气候特点,如极端温度、湿度等,决定了供暖和制冷的需求程度。
维护保养状况:设备和建筑结构的良好维护可以保证其正常高效运行,减少能耗损失。
Acrel-5000web建筑能耗分析系统是用户端能源管理分析系统,在电能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对水、气、煤、油、热(冷)量等集中采集与分析,通过对用户端所有能耗进行细分和统计,以直观的数据和图表向管理人员或决策层展示各类能源的使用消耗情况,便于找出高耗能点或不合理的耗能习惯,有效节约能源,为用户进一步节能改造或设备升级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用户可按照有关规定实施能源计算,分析现状,查找问题,挖掘节能潜力,提出切实可行的节能措施,并向县级以上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报送能源计算报告。
5.2应用场所
适用于公共建筑、集团公司、工业园区、大型物业、学校、医院、企业等不同行业的能耗监测与管理的系统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
5.3系统功能
5.3.1系统概况
平台运行状态,当月能耗折算、地图导航,各能耗逐时、逐月曲线,当日,当月能耗同比分析滚动显示。
5.3.2用能概况
对建筑、部门、区域、支路、分类分项等用能进行对比,支持当日逐时趋势、当月逐日趋势曲线、分时段能耗统计对比、总能耗同环比对比。
5.3.3用能统计
对建筑、区域、分项、支路等结构按日、月、年报表的形式统计对分类能源用能进行统计,支持报表数据导出EXCEL,支持选择建筑数据进行生成柱状图。
5.3.4复费率统计
复费率报表按日、月、年统计对单栋建筑下不同支路的尖、峰、平、谷用电量及成本费用进行统计分析。支持数据导出到EXCEL。
5.3.5同比分析
对建筑、分项、区域、支路等用能按日、月、年以图形和报表结合的方式进行用能数据同比分析。
5.3.6能源流向图
能源流向图展示单栋建筑指定时段内各类能源从源头到末端的的能源流向,支持按原始值和折标值查看。
5.3.7夜间能耗分析
夜间能耗以表格、曲线、饼图等形式对选择支路分类能源在指定时段工作时间与非工作时间用能统计对比,支持导出报表。
5.3.8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包括,设备类型、设备台账、维保记录等功能。辅助用户合理管理设备,确保设备的运行。
5.3.9用户报告
用户报告针对选定的建筑自动统计各能源的月使用的同环比趋势,并提供简单的能耗分析结果,针对用电提供单独的复费率用能分析,报告可编辑。